“金融危機時期更艱難”
“與金融危機開始時相比,我們遇到的困難反而更大了。”順德龍江經濟促進局局長黃奮南在與記者交談時,一張口便是訴苦。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當年上半年龍江家具產業的確出現了危機,但下半年卻實現強勢反彈,這讓龍江人很是得意。但從2010年10月開始,龍江家具企業隱約發現不對勁。“很多中高端產品發不出貨,基本很難賣出去。”黃奮南說,目前國內外各種因素都對龍江家具產業發展不利。
龍頭家具材料城董事長張志東也向記者透露,他身邊的老板有人一個月下來連3萬元都沒掙到。可見如今龍江家具企業所面臨的艱難。
據介紹,由于家具企業的銷售與房地產有著很大的聯系,隨著國家出臺相關調控房地產的措施,龍江家具企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此外,受到世界局勢影響,龍江家具出口也受到很大影響。更令龍江家具產業吃不消的是,國內一批新的家具企業聚集地開始冒頭。如今,成都、江西南康、汕頭等家具產業新聚集地開始發力,家具制造產業呈現全國遍地開花的局面。
“好在家具業界對此有清醒認識。”黃奮南告訴記者,在龍江經濟促進局進行的調研中,企業家們普遍表示,現在產品銷售出現了下滑,應該更多的從提升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影響力入手,而不是像從前一樣斗便宜、打價格戰。
近1000家企業需進行技改
通過調研,黃奮南對龍江家具產業未來的發展有了底氣。他說,龍江家具還像以前那樣發展是不行了,做好提升將是龍江家具能否繼續保持優勢地位的重要一環。
據了解,龍江擁有家具制造企業2700多家,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駭人,但實際上,其中充斥著不少家庭小作坊式的小企業,不僅高耗能,產品質量也非常差。“提高準入門檻,淘汰一批是必然選擇。”黃奮南說。
為此,龍江決定推出家具企業準入制度,希望從源頭做好家具產業品質的提升。實施該制度后,龍江鎮內規模小、耗能大、產品質量低的企業,如不能通過技改提升企業實力,就會被淘汰。“龍江現有的家具制造企業,有1/3即將近1000家企業需要作出改變,否則將被淘汰。”黃奮南說,當然這種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符合標準的企業需要拿出一份3年技改提升計劃,按照計劃做好企業的提升工作。
龍江推出家具企業準入制度也得到了業界大部分人的支持。“龍江家具現在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順德區正琴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星說,品牌化發展才是龍江家具產業接下來要走的路。
[配稿一] 協會、企業各出絕招助力龍江家具產業發展 26層品牌家居大樓將成新地標
淘汰一批小企業不是最終目的,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引導龍江家具企業做好品牌,提升整體形象。記者昨天也獲悉,順德家具協會與龍江企業也各出絕招,盡力提升龍江家具產業。
絕招一:建26層品牌家居大樓
順德家具協會擬與龍江鎮一起引導家具企業組建“SDF順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順德家具各方資源,以“順德家具”的集體商標統一形象,抱團出擊、奪取終端市場,在國內外逐步建立連鎖式家居大賣場,幫助龍江家具產業向品牌化發展。目前,暫定的“SDF順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方案”已經出爐,這份方案中稱,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億元。經營范圍是經營、開發、管理家具連鎖大賣場,以及與產業相關的投資項目。
昨日,記者也獲得獨家消息,雖然公司還未成立,順德家具協會已經率先出手,該協會集中了近50位家具企業老板,準備在原豪俊家具材料城地塊,建設一棟約26層高的家居大樓。據黃奮南介紹,這座家具總部大樓1至6層將是大賣場,將引入順德家具協會會員企業加盟,而這些企業都有準入門檻,必須是知名品牌。其余樓層則引入設計、研發等公司,總建筑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總之有一個原則:絕對不做房地產。這座大樓建成后也將成為龍江的地標式建筑。”
絕招二:做家具配套“紅星美凱龍”
“我們希望做成家具配套的‘紅星美凱龍’。”龍江家具企業也看到了品牌化發展的必要性,有多位家具制造企業老板合資建設了龍頭家具材料城,篩選龍江高端配套企業進入,希望從源頭為龍江家具產業質量提升、品牌化之路助一臂之力。
龍頭家具材料城董事長張志東自己也經營家具制造企業,他對質量不好的家具產品深惡痛絕。他說,龍頭的特色就是精品。事實上,目前許多家具制造企業都是在打價格戰,偷工減料是常事。
多名龍江家具企業老板因此決定成立龍頭家具材料城,專做精品材料,一方面高端原材料的聚集可以幫助企業減輕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做出一個家具配套的品牌。“今后的發展方向應類似紅星美凱龍,做成一個配套原材料品牌。”
事實上,龍頭家具材料城也是這樣做的,與龍江其他家具材料城不一樣的是,目前這座材料城沒有賣出一平方米,而是用每平方10多元的低廉價格出租。“雖然賺不到錢,但這是作為龍江人的責任。”張志東說。
[配稿二] 他山之石南莊陶瓷:轉出低端環節后產值不降反升
南莊陶瓷產業整治可以說是傳統產業整治提升的典型案例。在過去幾年,南莊按照“有關有開、有出有進”的原則,對陶瓷產業實行“三個一批”(即關閉一批、轉移一批、提升一批)分類整治,使得低端的企業生產環節得以轉移出去,留下的品牌企業則全部實現清潔生產,陶瓷產值不降反升。
南莊對陶瓷企業的整治是“區別對待”,首先是對一些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值較小的低端陶瓷企業進行關停轉移。據了解,從2006年開始,南莊一共關停轉移了62家,占企業總數的83%。 對于轄區內有實力、有技術、有品牌的陶企,南莊則要求它們就地提升,實行清潔生產。據了解,產業結構結構調整后留下的13家企業已全部通過了廣東省的清潔生產考核。據了解,2009年,南莊實現陶瓷工業總產值118億元,比調整前的2006年還略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