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品牌頻遭曝光究竟誰之過 媒體故意找茬?

   日期:2011-11-03     來源:北京商報    評論:0    
核心提示:2011年的家居行業不太平靜,市場的低迷讓廠商絞盡腦汁試圖維系生存再求發展已經很不容易,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品牌企業還得焦頭爛額地應對危機事件。
  2011年的家居行業不太平靜,市場的低迷讓廠商絞盡腦汁試圖維系生存再求發展已經很不容易,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品牌企業還得焦頭爛額地應對危機事件。達芬奇造假被央視曝光、全友家私“質量問題”,左右家私“紙茶幾”、惠達衛浴成為虛標原價典型、帝王潔具遭遇“泡沫芯”、德爾家居被疑虛夸財務數據……每個危機的主角,都是家居行業有頭有臉的品牌企業,損害了自己的名譽,還傷害了整個行業。

  最近,新浪家居發起一個微博論題:家居品牌頻繁遭曝光究竟誰之過?有人說,過錯主要在媒體,一些媒體捕風捉影,把“小事”放大,甚至有些媒體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找碴兒。這種情形未必沒有,但不會是主流。家居品牌被曝光,過錯一定首先在品牌自己。俗話說得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你處處做得很棒,沒有“碴兒”可找,媒體也不可能盯著你不放,畢竟每一篇報道都得以事實為依據,要經得起推敲和檢驗,要擔負得起法律責任。偏偏很多企業不爭氣,不斷做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勾當來,讓媒體找到了報道的“靶子”。

  實際上,還有這樣一句古語:“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每個管理者都不是完人,在經營企業時,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紕漏:質量控制不嚴,就可能在質監部門抽查時登上不合格的“黑榜”;售后服務抓得不夠細,就可能由小小的產品瑕疵引發消費者投訴;宣傳火候沒有掌握好,就可能被當做虛假宣傳而受到查處。企業偶爾出點問題并不是不正常的,如果能夠面對問題,積極處理,補缺堵漏,還可能因禍得福,借機提升企業的管理,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很多企業的做法卻恰恰相反:一個質監部門說產品不合格,就拿出另一個質監部門的報告說合格;對消費者的投訴不聞不問,或者態度粗暴,進而引起更大糾紛;有意夸大其詞,誤導消費者。如此行徑,只能給媒體提供后續報道的素材,一件小事真有可能就演變成大災了!

  面對危機,家居企業做得最多也是最無效的就是辯解和掩飾。達芬奇在央視的鏡頭前也不承認自己造假,還弄出一堆不知來歷的洋人現身說法,但人們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你越否認造假,人們就越不相信你沒造假。左右家私“紙茶幾”事件,雖然責任不在企業,但左右還是勇敢的站出來承擔責任,最終圓滿的解決了問題。當危機出現時,真正能夠挽回人心的做法是誠心誠意地道歉,真心真意地整改,讓人們看到你的誠實態度,目睹你的真正行動。企業是在不斷地糾正錯誤中前進的,有了錯誤不要緊,改了就好,媒體還可能因此為你“平反”。可惜能夠有如此氣度的家居企業太少了,你出了事兒還不知悔改,不曝你曝誰?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久久国产视频一区,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激情五月天照片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视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 亚洲性色高清在线丨 | 亚洲怡红院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