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修房標準缺失
據最新一組數據顯示,目前精裝修樓盤投訴已經占到整個房地產投訴比例的30%以上,已經成為繼物業管理之后房地產又一大熱點。
近年來,萬科一直積極倡導并推行精裝修住宅,為了進一步拉開與同行之間的距離,萬科還在普通精裝修的基礎上推出了“全家居解決方案”的精裝體系,建立了自己的標準化裝修模式。而此次安信地板事件卻讓市場對于目前國內精裝修住宅產生信任危機。
日前,萬科總裁郁亮表示,在公眾如此關心健康而房地產和裝修等相關行業標準又比較模糊的今天,這次事件對于精裝修市場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但郁亮堅稱,“無論如何,我們堅信裝修房是國家未來發展策略之一,是行業發展趨勢之一,是符合國家綠色戰略的。不能因為現在有難度、有壓力而放棄,我們會做好”。
目前卷入安信地板事件的龍湖地產北京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由于龍湖地產旗下產品的精裝修項目并不多,所以采用的安信地板并不多,北京市場未曾使用,目前也在與安信地板溝通,并對涉及使用該品牌地板的項目進行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到安信地板事件的中海、綠城、綠地等大牌房企至今未正面做出說明。
北京一位裝修公司負責人孔先生告訴記者:開發商進入住宅精裝修市場,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房企從住宅產業鏈從建房到裝修的延伸;另一方面,通過開發企業的集中大批量的采購裝修材料,可以為降低裝修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消費群體的。雖然建設部關于《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實施細則》的推行已有十年之久,但目有還缺少一個權威、統一的精裝修標準。開發商在開發精裝修項目時,由于工程量大,根本就無法一一監管。既便有了統一的精裝標準,但標準的具體執行與企業的行業自律也是最后關鍵。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開發商作為精裝修房屋的提供者,應該對于其提供的建筑材料、家電家具、廚衛設備負有直接責任,也是消費者維權的主體。其實對于毒地板事件而言,只不過是精裝修房屋問題的冰山一角。
北京家裝協會專司質量投訴受理的有關人士此前對媒體表示,精裝修的行業標準之所以“千呼萬喚不出來”,是因為精裝修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系,統一標準的設定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因為很難對材料、品牌的價值進行定價,如果以普通的市場零售價格作為標準的依據,顯然是沒有意義的,而以開發商集體采購的價格為標準,又存在著相應的差異性。